输出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战斗效果,主将位(部队最左侧)是核心输出位。该位置具有兵力优势且相对安全,能最大化输出效率。主将战法通常有额外加成效果,例如部分武将担任主将时战法效果会增强,这使得主将位成为输出最优选。同时主将存活决定战斗胜负,需搭配高生存能力或控制型副将保护。
副将位同样可承担输出职责,但需注意站位逻辑。中军副将适合放置次要输出武将,在保证不被优先攻击的前提下补充伤害。由于攻击距离机制,大营位置(主将后方)能有效避免被秒杀,而中军副将需平衡输出与生存。部分武将的特定战法在副将位也能发挥良好效果,但整体输出稳定性不如主将位。兵种克制和战法联动对副将输出效率影响显著,需要精确计算伤害链。
高统御值武将通常更适合主将位,其属性成长和兵力加成能支撑持续输出。武力型武将多放置于主将位发挥兵刃伤害优势,而智力型武将可根据战法类型灵活安排。某些武将担任主将时战法会产生质变,这类武将必须优先考虑主将位。输出位的实际效果还受阵容搭配制约,需要与辅助、控制型武将形成互补。
在攻城战中,输出位需要更注重生存能力;野外作战则要考虑移动速度和先手优势。资源州等高强度对抗区域,输出位的稳定性比爆发力更重要。新手期输出位选择可遵循主将核心+副将补充原则,随着赛季推进再逐步优化位置安排。同盟作战时输出位需配合集火指令,确保伤害集中作用于关键目标。
战法位置顺序对输出效率具有决定性影响。输出型战法建议放置在前列,确保优先发动。主将位的战法释放顺序尤为关键,需要计算伤害峰值与敌方减伤效果的抵消关系。被动型输出战法相对稳定,主动型则需考虑发动概率。输出位的战法搭配要避免效果重叠,同时注意与辅助战法的触发时序,形成连贯的输出循环。
后期内容中输出位选择要考虑红度、装备等养成要素。高红度武将的输出优势明显,可承担更核心的位置。特技装备能补足某些武将的短板,使其在非主将位也能保持稳定输出。赛季环境变化会影响主流输出位的选择,需要根据当前版本强势阵容进行调整。输出位的最终确定必须经过实战检验,数据面板的理论计算需与真实战报相互印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