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输站是军事区核心功能建筑之一,主要作用是减少部队派遣与运输的时间消耗,同时降低燃油消耗。该建筑需建造在军事空地上,与停机坪、雷达站等设施共同构成后勤保障体系。运输站的等级直接影响部队调度效率,尤其在长距离作战或资源运输时作用显著,建议优先提升至满级以最大化效益。建设前需确保市政厅和围墙等基础建筑已达标,避免因前置条件不足导致资源浪费。
运输站的建造位置需结合军事区整体布局规划。通常情况下,建议将其安置在军事区边缘区域,与陆军基地、空军基地保持适当距离,便于多兵种协同调度。资源分配方面,建设阶段需预留足够钢铁和燃油储备,升级过程会持续消耗这两种资源。若选择非人民币玩家发展路线,可适当减少军工厂数量,将节省的军事空地用于建造运输站,但需注意平衡人口与资源开工率的关系。
运输站的功能实现依赖于燃油供应系统。当部队执行运输任务时,系统会自动计算路径油耗,而运输站能通过减少固定百分比的基础消耗来优化效率。该机制对装甲部队等重型单位尤为关键,建议在拥有坦克编队后重点升级运输站。需注意运输站无法缩短部队返回时间,仅对派遣阶段生效,因此战术上需配合雷达站的预警功能统筹行动节奏。
后期发展中,运输站需与仓库系统形成配套。高等级仓库能保障燃油储备,而运输站则提高燃油利用效率,二者协同可显著提升持续作战能力。当军事区空地紧张时,可考虑拆除已完成科研目标的轻工厂或重工厂,腾出空间扩建运输站。特殊情况下,若以游击战术为主,运输站的优先级可适当降低,但常规战略中仍建议保持至少1-2座满级运输站。
建议在资源区配置2座9级油井,并配合军官管理技能提升产量。当运输站达到5级以上时,其油耗降低效果会呈现边际递减,应将资源转向其他军事建筑。运输站对空军单位的油耗优化效果仅为陆军单位的70%,该差异源于游戏内设定的兵种平衡机制。
当多个军团成员集中建设运输站时,可通过共享补给线路形成高效物流网络,此种配置特别适合大规模领土扩张战役。但需警惕过度依赖运输站可能导致的防御薄弱问题,建议在军事区保留至少3座炮塔作为基础防御设施。最终建设方案应根据战场形势动态调整,没有绝对标准的建造模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