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定建船计划的核心在于资源管理、科技研发与战术需求的平衡。首先需建立船坞作为基础生产设施,船坞等级直接决定可制造战舰的类型和效率。初级玩家应从驱逐舰起步,逐步解锁巡洋舰、战列舰等高级舰种。每种战舰消耗的资源类型和数量不同,需提前规划金币、钢材、石油等物资储备,制造时间从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,需合理安排生产队列以避免资源闲置或短缺。完成制造的舰船存放于船坞,可随时调遣至战场。
升级侧重基础属性强化,如射程、火力和防御;改装则提供个性化调整,如增加装甲厚度或提升航速。这两项操作均需消耗资源,但能显著增强舰队战斗力。需注意,升级优先级应根据当前战场环境调整,例如海战频繁时优先提升火炮射程,而遭遇空袭威胁则需强化防空能力。改装方案可随时重置,但资源不返还,因此需谨慎选择适配当前战术体系的配置。
驱逐舰适合侦查与反潜,巡洋舰兼顾火力与机动性,战列舰是主力输出单位,而航母提供远程空中支援。单一舰种无法应对复杂战局,建议按3:2:2:1的比例搭配驱逐舰、巡洋舰、战列舰和航母。同时需预留10%的机动兵力应对突发状况。舰队规模受指挥点数限制,初期应优先扩充船坞容量而非盲目追求高等级舰船,避免因指挥超限导致战斗力下降。
长期发展需关注科技树与资源区控制。科技中心研发的舰载武器、引擎优化等项目能永久提升舰船属性,建议优先解锁钢铁冶炼和燃油精炼以降低建造成本。地图资源点如油田、铁矿需派遣部队占领,并通过交易所调剂富余物资。军团城市可提供高级军备生产线,加入活跃军团能加速资源获取。每日任务和野地采集是稳定获得加速道具的途径,合理使用可缩短关键舰船的制造周期。
通过侦察机获取敌方舰队情报后,可针对性生产克制舰种,如用潜艇反制战列舰。遭遇大规模战役时,可临时集中资源批量生产低成本舰船补充损耗。注意保留至少20%的应急资源用于紧急维修或战术调整。最终胜利不仅依赖舰船数量,更取决于指挥官对战场节奏的把握和舰队操作技巧。定期复盘战斗记录能优化后续建船策略,形成良性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