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御敌人的攻城行动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部署。合理的城防建筑布局是基础,炮塔、防空炮和机枪巢等防御设施应当分散布置,避免被集中火力摧毁,同时要确保关键建筑如指挥中心和资源仓库位于防御核心区域。资源点的控制也至关重要,优先占领周边的高产资源区并建立前哨站,能够为防御提供持续的资源支持。部队编制上需注重兵种平衡,步兵用于巡逻和消耗敌方兵力,坦克和炮兵负责火力压制,防空单位则专门应对空中威胁。
侦察与情报收集是防御战中不可忽视的环节。通过侦察机或特种部队持续监控敌方动向,提前发现集结的敌军或空降部队,能够为防御争取更多准备时间。心理战策略如散布虚假信息或展示防御实力,也可能让敌方放弃进攻意图。与盟友的协同防御能大幅提升成功率,比如互相驻防部队或共享侦察情报,形成区域联防体系。
资源管理和科技研发同样影响防御效果。确保粮食和燃油的稳定供应,避免部队因补给中断而丧失战斗力。科技方面优先升级防御类技能,如建筑耐久强化、部队防御加成等,同时研发反坦克和防空科技以针对性克制敌方主力兵种。战斗中灵活使用保卫祖国等防御策略,能够临时提升城防或部队属性,扭转不利局面。
实战中需根据敌方进攻模式动态调整战术。若对方采用重坦推进,可集中反坦克炮和歼击车进行拦截;应对炮兵远程轰炸时,需派出快速部队迂回破坏其阵地。防御设施被摧毁后要及时修复,并利用预备队填补防线缺口。战后无论成败都应复盘,分析兵种克制、地形利用等细节,持续优化防御体系。耐心和全局观是长期防御的关键,避免因局部失利而自乱阵脚。